
“浩特”,蒙古语“城市”,锡林有“草原明珠”的含义。锡林浩特完整的翻译:草原明珠城市。
锡林浩特,地级市,20万人口,锡盟大草原的首府。锡林浩特富,不在牧场,不在植被,甚至也不在这几年被称为锡林八景的旅游资源,而在地下,在已被探明的煤炭、石油、和30余种矿产资源,这里已被列入国家级能源基地。最显著的地标,一排高大的烟囱,一座大型的火力发电厂。
锡林浩特去年大大的出了一次名,不是因为资源,不是因为发展,是因为一起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经常有,怎么会出名?因为不是普通的事故,是牧民阻挠拉煤卡车碾压草场,被卡车碾压。当地牧民和中学生上街游行,影响到了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呼市大学生、市民上街游行。事闹大了,武警封锁,通讯、交通管制,费了很大的劲才算平息,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究其原因,竟然是发展过度。
内蒙资源丰富,第一轮开发高潮是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那时大跃进,中央提出7年超英,15年赶美。1958年钢铁产量硬性规定翻一番,达到1760万吨,全民毁林,毁山大炼钢铁。钢铁产量上没上去不甚了了,到是内蒙有铁矿出了大名。我们那代人,对白云鄂博铁矿,包头钢铁厂都记忆深刻。
第二轮开发是近几年的事情。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为中心,热了30多年。随着传统低附加值产业的衰落,投资能源成了内蒙的一时之热,内蒙越来越受到资本的关注。
2009年我们西上额济纳旗,就曾碰到地矿探查的队伍。那个老板告诉我,内蒙资源便宜,政府到处招商,是个一本万利的事情。我们一路走来,草原开肠破肚,到处在修公路,短短几年,这里已成了能源开发的战场。
能源开发是好事情,有利当地的经济发展。可一窝蜂,来得太块,没有规划,管理薄弱,又大都是私人投资。小煤矿、小矿山,低成本,完全不顾基础设施和保护环境,草场被破坏。可千百年来,牧民靠草原生活。草场被破坏,牧民心痛,也不是补贴几个钱的事情?西乌旗发生的牧民抗议,就来源于矿山不修矿区公路,随意碾压草场造成。
怎么一提锡林浩特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因为一路走来,不断的有人告知,不断地有人提醒,版本很多。看得出,引起众怒。
好在眼下的锡林浩特已进入旅游旺季,去年的事故正在平静。
旅游,不大的城市,市中心就在王爷府。事实上,锡林浩特是先有王爷府,有了行政中心。清乾隆八年(1743年),在这个行政中心附近,建了“贝子庙”,又有了精神高地,才有了人气的聚集,才有了锡林浩特。
贝子庙,门前好大的广场,几座鲜亮的蒙古包,人来人往。门墙有介绍,“贝子庙”是内蒙古喇嘛教四大庙宇之一,“贝子庙”是俗称,源自第一代喇嘛建寺传教得到“贝子”(清爵位,管辖三个旗)的支持和资助。原名“班智达葛根庙”,汉名“崇善寺”。
好大的一座寺庙,殿阁重重,曲径通幽。前院大殿正在维护,其余殿堂尚有残损,看得出,旅游景点正在恢复。我们到来,偏殿正在举行法事,巨大的香炉轻烟缭绕,殿内钟磬敲击,低沉咏诵,信徒五体投地。
走进大殿,很典型的喇嘛教。宏大的殿堂,高高的藻顶,垂着条条经幡,45根油漆彩画的木柱,6列长长的坐垫,能容100多人聚会。佛龛供奉佛像,点着酥油灯。有高背座椅,活佛在那里讲经,其实就是一间大课堂。
王小平拉着一个年轻喇嘛聊天,不承想还真不是俗人。据他说,他父亲是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而且还有点革命背景。他说自幼受佛教影响,大学毕业在鄂尔多斯当过几天公务员,厌烦了官场的不作为,也不想做官二代,愤而出家。先后在鄂尔多斯寺庙修行三年,又到外蒙古寺庙修行三年,之后在蒙古大地四处周游,最近三年来到这里。他对现下的社会风气很不满意,对蒙古族的状况很担忧。
一个年轻人,受过高等教育,却一心想靠佛法普渡众生,真是异数。我们没时间多聊,但我能感觉出他是真诚的,平淡的口气透着坚定。
听他介绍,贝子庙属藏传黄教,最鼎盛时在清末民初,有1000多喇嘛。抗战时期这里是日管区,也有喇嘛500多。1945年苏联红军从这里经过,抢走不少珍宝。解放后推行无神论,寺庙更加衰落。文革中,喇嘛驱散,停止宗教活动,这里遭到严重损毁。
他告诉我,这里曾供奉一尊2.5米高的全银打造的佛像,是为镇寺之宝。清朝、民国都好好的,文革中不翼而飞,至今下落不明。
上世纪80年代,宗教开始恢复。信教的人多了,做法事,布施的就多,喇嘛回来了40多人。
这几年开发旅游,政府招商。眼下是一家叫“老青城的公司”承包修复。据说投资了上千万,目前正在回收。这里门票20元,曾经的黄教圣地已成为旅游招财的场所。
尽管百姓有宗教需要,可恢复不容易。这里的八世活佛丹增刚圆寂,九世活佛尚未产生,眼下贝子庙被这里的旅游局托管,宗教活动并不兴旺,主要靠旅游收入。
告别了年轻喇嘛,来到寺后的额尔敦敖包。
敖包是蒙族百姓祭祀先人的场所,遍布蒙古大地。这里的敖包名气大,建在贝子庙后面的山顶,而且有十三座,据说代表十三个部族。
额尔敦敖包建于清乾隆年间,附近牧民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集会祭扫,在当地已形成一个节日,有很大的影响。文革中,敖包毁坏,祭扫禁止。1979年,这里修建了一座高20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敖包山冷清了不少。
近年,旅游开发,敖包山重修。山顶青砖漫地,种上了松树。金色的大樁,五彩的经幡,十三座齐齐整整的敖包。围绕敖包,又新建了白塔、五羊雕塑、六角琉璃亭,成了一座远近闻名的旅游公园。
爬上敖包山顶,眼前一条笔直的大道,直通锡林大道商业区。好一片壮阔的草原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