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忽必烈广场,有当地人告知,广场西侧有上京博物馆。
走过去,仿古的青砖建筑,门前青铜的蒙古勇士雕塑,一个很现代的博物馆。遗憾的是,走进馆厅,竟然没有一个参观者,连服务员也不知去向。保安匆匆找来负责人,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却说这里不开放。可已经进来了,而且看到了这里的陈列,和青年商量。他告诉我们,这里两层展厅,所展文物,大多从上都遗址出土。博物馆原是政府投资兴建,归旗文物局管理。可文物局没钱,当地人又很少参观,靠游客门票维持不下去,承包给了个人。目前,展品正在整理,大多珍贵的文物被省博物馆收走,余下的文物,权属归旗文物局,经营权交给了私人。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在中国私人承包政府的博物馆。
博物馆在世界各地大都归文化和教育部门管理,由政府支出。即使有私人基金介入,也决不会以盈利为目的。我问他私人靠什么维持?小伙子显然是新来,不甚了解情况,只说可以出租服装、文物,靠拍片子、照相挣钱。我愕然!
好在王小平说服了他同意我们参观,但讲明不许照相。我不知这里有什么珍贵文物需要保密,但能参观总是好的。细看,其实还真是个不错的博物馆。这里不仅有大批当地的出土文物,而且不乏珍品。还有很多蒙古民族历史上用过的工具、家具、器物、服饰。陈列按文物性质,历史分期作了系统归类。展板和图片说明也规划得有模有样。如此一个地方文化浓厚的博物馆,政府怎么会放弃?又怎么会没人参观?
我居住的加拿大几乎每座城镇都有自己的博物馆,哪怕只是展示几块土著的木雕,粗糙的石刻。那里没有中世纪的历史,所谓文物不过一二百年殖民建造的木屋、教堂和从欧洲带来的钟表、服饰、家具。人们带孩子参观,了解历史。
我们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有着足以傲视世界的先人功业。一部24史,2000多年从未中断,历史也因此被称为中国人的“宗教”。可今天是怎么了?满街的西方文化,甚至到了“哈日”“哈韩”的程度。历史在消融,我们的文化自信呢?
今天的计划是到锡盟首府锡林浩特。3点出发,怪事来了。加油,不能刷卡,只收现金,还不开发票。所以说是怪事,因为昨天一走进内蒙就碰到一起,也是中石油,不刷卡只收现金,不开发票。问他们为什么?说是刷卡机坏了,发票临时用完。并且承诺,到下一个中石油的加油站,可以从那里补开发票。
我们信了,可到了这里,不仅不能补开发票,而且同样又是刷卡机坏了,发票用完。同样的借口,同样的手段。
我们出发前,网络就有报导,有些加油站只收现金,而且私调油表,私改发票,甚至不开发票。不仅为了逃税,最主要坐地分赃。我以为此类事情只可能是地方自办的小加油站所为。所以出发前就明确,只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家大公司加油。没想到,首先碰到此类事情的竟是中石油。
许天宁和他们理论,表示要向税务部门举报。可他们不怕,争来争去没有结果,最后他们表示,往锡盟方向300公里还有他们的加油站,到那里再领发票,并且当着我们的面打了电话。无奈,只能信他们,赶路要紧。
不想走了300公里到下一个加油站却不认账。好在我们早有准备,许天宁在上一个加油站不仅对加油过程照了相,而且录了像。我们告知对方,这是举报取证。也许他们从没遇见过如此难缠的“老头”,看了我们的录像,相信我们会去举报,才给我们开了发票。其实发票就在柜台里,不争是不会给开的。
虽说最后我们拿到了发票却高兴不起来,一件很简单而且是合情合理的要求,却搞得如此大费周章,甚至启用了特殊手段,这社会是怎么了?
开发票多耗费了一个小时,原定到锡盟由朋友接风的晚宴只能电话取消。天黑了,我们不得不放慢速度。
前方不远是锡盟首府锡林浩特,故地重游,面对的却是傍晚的重重雨幕。此刻,北方有电闪雷鸣,那里在下雨。巨大的闪光划亮了夜空,闪光中,孤零零几座平顶山。延绵起伏的坡顶,风力发电机组密密重重。
26年前,也是这个季节,也是黄昏中走进锡林浩特。那时,改革刚刚启动,人们尚在懵懂。那时的锡林浩特,最大型的建筑就是贝子庙和王爷府。贝子庙前有集市,那是牧民的流动商街。也有几座三层楼的供销社、百货店。一条主路铺着柏油,满地的牛马粪。王爷府周围,有数的一片民房,土墙瓦巷,人来人往,夹杂着鸡鸣狗跳,牧民骑着马,赶着牛羊在街上游荡。我清楚的记着,打电话要去电话局,几个小时都接不通。晚上,街面黑洞洞,几点零星的灯火伴随着漫天的繁星。
再走近锡林浩特,夜幕中,一片光晕升腾。雨幕滋润着一条宽阔的大道,明晃晃的街灯。两侧高楼林立,大型的商业广告,彩色的霓虹。内蒙大变了,看看这现代化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