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
到了古比雪夫,时区提前了两小时,7点出发,天还黢黑,温度降到摄氏8度,大家都穿上了冲锋衣,秋天真来了。
公路,大雾迷蒙,山影错落,平地浮起一线灯影,司机在抢着赶路。这里已近西伯利亚,接近人口稠密区,车辆明显增多。
这里是盐碱沼泽的边缘,大片的荒滩,遍地的骆驼刺。我们昨晚住的旅馆,水不能喝,浓重的硫磺味,喝水要到服务台专门领。
8点,第二次走进乌拉尔山。我们来时走过此山,这里是南部。
说是山,其实就是个名头,和中国的山根本不是一回事,不要说没有山峰险峻,高大巍峨,根本就看不见山峰。和前几天走过的高加索山相比,更像是一系列森林密布的大坡。
两个半月过去,景色还是有变化的。山已经失去水滑脆嫩,满眼所见,红黄绿斑斑点点,成熟了很多。遗憾的是,大雾弥漫,没有看到这里的欧亚分界碑。
10点半,经过车里雅宾斯克,又是个熟悉的陌生地。
陌生,没来过。熟悉,如雷贯耳。什么事?去年2月,一颗小行星从天而降,拉出10公里长的轨迹,在这里爆炸,形成一系列激波,造成1491人受伤,7200座建筑受损。是通古斯大爆炸以来,地球发生的最大空中爆炸,恐怖,轰动了世界。
俄罗斯“幸运”,105年两次被上帝选中,上一次更残酷。
知道吗,1908年,大清帝国正在作最后的挣扎,一颗陨石落在了俄罗斯的通古斯。知道多大的威力吗?2千万吨TNT炸药,超过2150平方公里内的8000万棵树焚毁倒下。什么概念,一颗战术核弹。
好在通古斯荒寂,没有伤人的纪录。
人强悍吗?斗争,革命,崛起,征服,牛得不得了。人真得强悍吗?看看,无缘无故,随随便便来个小流星。
珍惜生命吧,我想此地经历了去年那场爆炸的幸存者一定不会再执着于“主义”、“强国”······,人最高的价值,首先是珍惜生命。
这里看来正在恢复,路边的村庄新建了很多“木刻楞”(全木屋)。农田挂满了秋实,已经看不出爆炸的痕迹。
路上
12点40,午餐。
俄罗斯的饭馆不叫饭馆,叫咖啡。路上凡看到咖啡的标记,吃饭就没问题,有的还能住宿。但路边的饭馆一般都简单,不像中国,哪怕是个乡村小店也得有几个拿手菜,否则就不配饭馆。
这里的饭菜大体相同,无非红菜汤、胡萝卜羊肉汤,加上几片面包。高加索地区穆斯林多,也不过是羊肉包子加汤。俄罗斯饮食粗糙,不是说不认真做,而是油腻,用得最多的调料是奶昔和茴香。难怪饭后要喝茶,而且一定是红茶,解油腻。
这里不会有两个餐馆竞争,吃饭的人不多,不刻意备餐,现点现做。自然上餐慢,一般要一小时左右。饭不贵,一顿饭一般在250卢布到350卢布左右,合人民币40元到60元。
好在我们一路赶车,很辛苦,中午这顿饭就有了进食和休息的双重意义。我们走这一路,进的“咖啡”也许不下60个,没看见一家有男人干活,不知是俄罗斯女人多,还是男人就不干活。
下午沿M51公路前行,右手是哈萨克斯坦,很多道路还标着哈萨克城市的方向和距离,体会到苏联解体了吧。
你看那条公路,从几十公里外进入哈萨克斯坦,又从这里走入俄罗斯,原本是根据地势修建,现在成了沿国境分散在两国,没用了,长满荒草。这里原本是苏联的内地,大型的航天发射基地就在对面。
看看右手,那里一排桦林,一线红晕,乌鸦半天呱噪。那就是哈萨克斯坦,看不见警察,看不见国境线。也许苏联刚刚解体,还来不及建造,也许认为根本就没必要。
踏雀枝 俄哈边境抒情
麦田金黄,桦林错落,小湖清浅连天色。你看前山遍秋红,征雁横飞哈萨克。
苏联分崩,边境内撤。北约无声向东扩。大国沧海正桑田,寒鸦声中夕阳落。
这一带荒疏,不仅车少,服务设施也少。村庄大都是空巢,找不到旅店。公路路面也差,标准的搓板路。5点15总算又走上好路。不能住,继续赶路。
刘开宇告知,西伯利亚与中国不同,地广人稀,天寒地冻。这里冬天无人,农民都进城了。城里集中供暖,集中供电,教育和医疗也集中在城里。村庄只是夏天有人,人们回来耕种。一收秋就走了。难怪我们一路走,大片的农田已经荒芜。
这一带荒,无法住宿,不是条件差,是根本没有。一路狂奔,又开出200公里,7点半,总算入住。
今天二级公路跑了964公里,创下东归以来最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