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6・24
敦煌—-个古老沧桑的名字。古老得使我搞不清是什么时候走进我的记忆。我曾经四次从这里路过,最早是1966年。那时大串联,我虽然已无心“革命”,但却急於扩大阅历,入疆、进藏,两度从这里擦边,也还终於是放棄。後来看过徐迟写的报告文学–《祁连山下》,才知道了它的美。就像馋嘴的孩子,总想把最好吃的一口留到最後,这一留就留了40年。
今天我真的来了。
飞机在空中巡航,机下已是黄沙漫漫,可见的几条山脊,黑灰嶙峋,刀刻斧凿见不到一丝绿意。沙海中偶然可见的几片绿洲,黄和绿在那里过渡扭曲。这就是大西北,中华民族苦难的脊梁。这里有中国曾经的辉煌,并随着西北民族的入侵,将这辉煌融注入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以致每一个中国人,不管在地球什么地方,都有一种按捺不住的西北情结。因为这里才是中国文化的故乡。
此次敦煌行是应老同学吕英英的安排,敦煌研究院朋友的邀请。敦煌是西北文化的皇冠,莫高窟就是这皇冠上的明珠,而真正了解这文化明珠的则非驻守在莫高窟的“敦煌研究院”莫属。有了研究院的召唤,还有什么犹豫的呢?
10点到敦煌,一个敦实厚重满脸络腮胡子的西北汉子老牛,迎候着我们。这是那种看一眼就不会忘记,就让人放心的人。有了这样的东道主,自是让人踏实了许多。
敦煌的第一印象是风沙,出了机场,走上高等级公路,四野是戈壁,南侧隐约有山,风沙沿山势肆虐着,细细的沙粒侵天漫地,车中一股甜甜的黄土腥气。
敦煌是河西走廊著名的绿洲,以农业著称。因为有祁连山雪水浇灌,这里的水果、棉花很是著名。近代以来,因为莫高窟的发现,更是驰名中外,来往游客络绎不绝,旅游十分发达,一座敦煌城有一半人靠旅游谋生。
安顿好直奔莫高窟。
莫高窟的大名浸润我已不止40年。可真到了莫高窟还真有点找不到北。这是一片沙海中的孤岛,一道宽阔的沙墚,沙墚下一片绿洲。莫高窟沉降在沙墚下的浓荫里,走进浓荫才发现已进了山门。
眼前一道1700米长最高可达50米的沙砾岩断壁。断层下雪水绿洲,断层上茫茫戈壁。有了戈壁的屏障,有了绿洲的滋润,有了长长的断壁,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开拓了一片佛的天地。
这是东晋以来至明清1200多年的傑作,丝绸之路曾经兴旺的见证,中华文化交流融汇的结果。这面断壁开凿有735个石窟,492个有精美的壁画,以唐代开凿的最精也最多。
这是一座浩瀚的艺术迷宫,每个洞窟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历史、自己的艺术表现、自己的独特风格。不要说我们这些初次光临的门外汉,就是浸润其间一生的老艺术家,又有几个敢说已尽得其髓?
莫高窟的发现是清末光绪年间的事,一个偶然落户这里的湖北籍道士王元簶无意间发现被风沙掩埋的“藏经洞”。内藏古籍经卷5万多册,消息传出,一个世界范围的盗窃珍宝和抢救珍宝的竞争拉开序幕,莫高窟也因此从这里走向世界。
中国人真正开始保护和珍藏这些珍宝是民国年间的事。
上世纪30年代张大千、常书鸿到这里临摹学习,写下了被後人誉为敦煌学的序言。特别是一代宗师常书鸿,自此落户莫高窟,沉浸在这无限的旷世珍宝中,寒天暑地、风侵沙袭,就着青灯古佛,学习临摹,一沉就是一生,一生铸就了敦煌学的基座。
30年代至今已历70多年,其间,经常书鸿及弟子的浸染,解放後每年不下30人以上的专业画师临摹,老牛说至今所得不过是九牛一毛,莫高窟得用毕生才能把握。
老牛的好朋友,研究院接待处的领导小骆为我们安排了参观,选了20几个有代表性的洞窟(45、96、57、148、等)。我们随着解说员一个洞一个洞地看,一尊神、一幅画地听,虽也全神贯注,但毕竟是走马观花,匆匆过客。这里的艺术珍藏所包容的宗教内涵、艺术内涵、历史人文内涵岂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没有充分的理论准备,丰富的内心比较谈不上印象,更别提深刻。
这里真正的艺术精髓是壁画,其画幅的阔大、构思的精巧、布局的严谨、线条的流畅、色彩的绚丽、人物鸟兽的传神无不震古砺今。一幅西天极乐世界的壁画,要把想象中的西天的社会生活、人文秩序、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学习游戏无不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活泼。
试想画这样一幅壁画,首先要熟读佛教经典,对“佛”理念中的极乐世界有充分的理解;其次要把这理解幻化为想象,再从想象聚象出具体形象,再用艺术手段表现出来。这要凝聚多少人的才思,耗尽多少人的精力。每一幅壁画都是生命的结晶。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盛唐阔大靓丽、富贵从容的气势;看到的是飘逸潇洒、优美超脱的气度,看到的是精巧细腻、栩栩传神的技巧,看到的是博大精深、无与伦比的文化。从这里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那个令人无限神往,那个确立了中华民族精神底蕴,那个奠定了大中国令世界为之倾倒的时代。我隐隐明白:中华民族为什么应该自豪;为什么总能冲破险阻历千年而不衰。那是因为我们有一股精气,一股神韵,一股因为这精、气、神而凝聚出来的浑厚凝重、顶天立地的文化。这是一座大山,支撑着中华民族历尽艰辛,生生不息。
和这文化比起来,我们显得太渺小,太肤浅,甚至没有能力认识和理解这艺术的殿堂。这里的艺术太沉重,垂垂千年,中国、印度、西亚的古圣先贤的精神源头在这里汇聚、凝结、升华出无限博大、深邃的人性瑰宝。面对这一切,我们除了愕然还能有什么呢?
莫高窟的文化不是我的心力、能力、笔力所能把握的。这里的一切看似自然,但无不出乎想象。真正让我思索的是这样三个问题:
一、如何认识敦煌所反映的人类历史发展之谜?
敦煌是佛教文化的极致,同时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印度、西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高峰。这一“高峰”,历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千年而不衰。为什么明清仅几百年时间竟被伊斯兰文化掩埋得无声无息、结结实实,以致需要王元簶这样的道士去发现?
就是中国内地,1949年前控制西北四省的“三马”(马鸿逵、马步芳、马鸿宾)也是穆斯林的代表。如今的西亚包括印度佛教文化日渐式微,阿富汗前几年刚炸毁了被誉为世界第一的巴比扬大佛。这种文化大倾覆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以现代化为旗帜的文化倾覆比较伊斯兰对佛教文化的倾覆是否有可比性?现代化的文化倾覆马克思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给以解释,那么伊斯兰的文化倾覆又该如何解释呢?
二、如何评价敦煌所代表的盛唐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敦煌所反映的盛唐文化是否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顶峰?今天的中国人比起盛唐的中国人在文化上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对文化的定义,而且涉及对人类文化价值尺度的认定。
老牛以为“就整体时代来讲,盛唐至今仍是中国文化历史的高峰”。我想起余秋雨说过:“我愿意生活在唐朝”。
真是这样吗?如果是,又为什么这样认定?
我对文化理论知之甚少,特别是文化历史理论,自然谈不上评判。但简单看,如果把经济繁荣、社会开放、思想自由作为文化发展的前提,把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作为尺度,那么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奠基了中华文化的基础;真正广取博纳,融会贯通,走向世界,集大成者则在盛唐。以致当今世界仍把中国人称为唐人,把中国人积聚的街道称为唐人街。
秦汉後,独尊儒术,明儒暗法,专制横行,思想禁锢。两晋、南北朝,礼崩乐坏,纲纪废弛。“五胡乱华”的後果是佛教的引进和思想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大解放。在这种背景下经过随朝初步的经济整顿。在唐朝的“贞观”“开元”“天宝”年间达到经济、社会、思想发展的高峰。自此以後到今天,中国还没有一个时代在整体上能达到盛唐的水平,特别是文化价值的确立及对世界的影响。也就难怪盛唐的文化总是高高耸立着,令後人不敢望其项背。
我在莫高窟曾问过老牛,为什么认为盛唐文化会高於今日?老牛说“那时的人是什么精神状态,现在的人又是什么精神状态?”一句话点醒了我,使我依稀明白:唐人的艺术表现力如此强盛诱人,令今人折服,原因也许就在那时的人精神追求更虔诚、更单纯、更明确、更自信,更少物欲干扰,更少精神专制。在一方自由的天地里,一种升华於物我之外的大善凝炼出的大痴情、大追求、大专一、大坚定。一旦诉诸笔墨造化出的必然是李白、杜甫、柳宗元、韩愈、玄装、吴道子、柳公权、颜真卿……开百代基业,创民族精神的高峰。今人不是输在手法、技巧、造型、色彩,而是输在精神,输在情性和气韵,输在浮躁、浮夸、浮肿。怎能不输得心悦诚服、无声无息、无形无象、乾乾净净。
三、敦煌文化人的现状给我的启示。
来到敦煌,接触到文化人才感觉到这里和沿海城市比在观念上还是有很大距离,最典型的是敦煌研究院。这里有500多职工,相当一批是很有地位的专家。但这里的管理还停留在上世纪,靠打卡考勤评价文化人的工作,靠行政命令安排艺术的发展。
研究院不像是个研究单位到像是个衙门。研究有成绩或在一线研究时间长的人员一旦提拔就是当官,脱离学术,脱离艺术。文化人的价值不是通过学术、艺术的创新、创造来体现,而是通过行政地位来体现。一些有想法、有能力的人纷纷流走,留下的多是打卡混饭的。久而久之,艺术创新所需要的好奇、标新、想象、胆略被磨灭,艺术感觉也会退化。至於当官的侵犯著作权,以权论画,以权受勋则更是屡见不鲜。
中国的文化人在历史上是很有一点社会地位的,特别在唐、宋。士、农、工、商士为四民之首。那时的文化人由於共同的价值观、伦理观和利益出路,形成一个意识形态共同体,成为整个社会的重心。也就形成历代帝王都以文化人领袖自居,以儒学正统代表自居。文化人在精神上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影响力。
今天则不同,文化人没有共同的观念和地位,文化人只有依附於不同的社会阶层才会找到自己的出路。官场的文化人,商场的文化人,学场的文化人,事业单位的文化人,工厂、农村、军队的文化人不仅社会地位差距很大,而且各有各的利益,各有各的出路。独立的知识分子已经越来越不存在。社会的重心不是由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的文化人组成,而是由有权力和金钱的利益阶层来组成。文化人的出路也就成了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在敦煌研究院这种纯文化人存在的地方,事实上危机感是普遍的。文化人或者去当官,把文化当成敲门砖。这部分人最让其他文化人羡慕。或者准备下海,积极联系经纪人、联系市场,想办法提高技艺和知名度。或者想办法转业,搞第二职业,总之什么赚钱做什么。当然也有一大批混的,上班“锄大地,斗地主”,得过且过。
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总体上没有找到自己的独立的社会地位,也很少成长出真正有公民意识,能自尊、能自律、能自强、能自胜、敢维权、能担当,独立自由的个人。毛泽东说,知识分子是附在人民身上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真是绝好的注解。
改革开放,先是经济领域,再是政治领域,现在一天天走入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文化人的出路何在?文化人的生存意义,价值意义何在?是到思考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