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1
多伦多

2013年9月27日

第三次来到多伦多。

前两次是随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留下太深印象。今次有了高翔,也就有了深刻。

加拿大西部,地广人稀,松散、开阔,到处是森林、湖泊,即使是城镇也是陷在植被中,走到哪都是植物的王国。

我在西部走过的省会城市,像维多利亚、爱民顿、马尼托巴、白马、黄刀都是花园城市。小的像白马市、黄刀市,人口不过两三万,即使是西部最大的城市温哥华,也仅60万人口。整个大温地区也不过200万人。城市几乎都保留有原生态的密林,野生动物走进居民区一点不新鲜。

 东部不同,城市大,人口多,更像美国。多伦多有400多万人口,虽然和中国比起来不算什么,但在加拿大确是拔了头筹。我们刚从西部过来,还有些不习惯。一早高翔开车拉着我、许天宁、丁月明挤进车河。

多伦多有加拿大最宽的公路,可人们都挤在地面,也就显得拥挤。高翔告诉我,多伦多只有一条半地铁,正好是温哥华的一半。虽然几届议会讨论了十几年,可花钱的地方太多,一直动不了工。

2
旧市政厅

 加拿大公共服务类的赔钱买卖,都是政府津贴的,要靠纳税人掏钱。可纳税人岂是好惹的?加税关系着执政党的地位,哪个党不是小心翼翼,不到多数百姓认可岂敢造次,自然很难统一意见,地铁再建设只好拖着。

停停走走总算到了市中心。

一条大道,拥挤着四五十层高的楼群。已是上午10点,太阳已经三杆子高,可巨大的阴影仍然遮蔽着街道,汽车在阴影里游来游去,像掉进海沟的小鱼。

这里是多伦多的“第五大道”,很多加拿大大银行、大公司的发源地。商场邻此皆比,马路上居然跑着轨道电车。

停车不易,地下四层找了个遛够,总算找到一个车位。一小时5加元(折30元人民币),一个半小时按半天计价。高翔说,这还是最便宜的,“知道了吧,时间就是金钱。”

走出地面,眼前市政厅广场。这里有两个市政厅,一个是1899年建设的岩石建构的尖顶钟楼,英格兰式建筑。一个是1965年落成的两座近百米高,弧形相向,和围着呈飞碟状的议事厅的现代化楼群。

和我们不同,也许是怀古,也许是文化的自信,西方的城市不仅很少大规模的拆迁、改造,而且大多刻意保留着古老。北美也就300多年的文明史,加拿大建国不过200年,可他们却把“老家”欧洲的文明带到这里。不仅建设在最显眼的地段,认真的保护,而且以此自豪。

1965年多伦多建设了轰动一时的新市政厅,老市政厅仍在沿用,如今更成了呈现北美开发史的博物馆。

加拿大的市政厅是议会和政府办公的地方,议员是百姓的代表,这里自然对百姓随时开放。这里没有武警站岗,没有协警放哨,百姓可以自由出入。逢到议会辩论,百姓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旁听,学校也会专门组织孩子们学习观摩。

偌大的一个两层透空的大厅,拱形门,罗马柱,镶花地板,雕花廊道,古香古色的吊灯,透着大英帝国的气派。我们的到来,部分办公区仍在办公。参观者和工作人员各走一边,并不相扰。

3
省议会厅

大厅的廊道陈列着众多的雕塑和大型壁画,记录着加拿大的历史:有著名战争和事件,有历届英皇和对当地发展做出贡献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的肖像。参观有专门的解说员导引、介绍。

走出市政厅,沿着繁华街道一路来到省政府,这里正在维修。省府前的旗杆降半旗,询问,政府在为上周发生的一起损伤6人的交通事故致哀。

我看过一份资料。1949年以来至2012年,中国有52次降半旗,其中为中国领导人逝世降半旗30次,为外国领导人降半旗17次,斯大林逝世居然两次降旗。1976年唐山地震,死难24万人,联合国降半旗致哀,我们的国旗却在高高飘。真正为百姓降半旗还是近几年的事,玉树、纹川地震,舟曲山体滑坡、死难都在万人以上。

省府是市中心一座古典大楼,并不突出。环视,树木葱茏,花荫遍地中有着更多、更醒目的建筑。高翔告之,那是多伦多大学本部。

好漂亮的校区,不在环境的秀美,而在建筑的古老。拱门、圆柱、尖顶、雕窗,岩石垒砌的外墙,爬满藤蔓,一股无言的书卷气,古色古香。

4
多伦多大学

走进大学学院,三层漏空的厅堂,罗马柱、木楼梯、仿古的吊灯。两侧,雕花的门楣,拱形的廊道,花岗岩的地板,幽暗静寂。不同种族的学生夹着书本,轻轻地游弋。这里任游人自由出入,没有保安维护秩序。从教室的门缝看进去,学生们正在上课,有父母领着更小的孩子学习观摩。

我们走进二楼一间无人的大教室,10米漏空,也许有400平方米,200多座位,两米高的木墙装饰。接近房顶一列拱形窗户,射进缕缕阳光,一种教堂特有的肃穆。

西方的大学直接脱胎于中世纪的神学院,其古建筑大多原就是教堂。西方的文化主要是两支来源:古希腊的理性传统和古希伯莱的神学传统。中世纪,神学占了统治地位,那时只有神学院,教育为基督教垄断。十四、十五世纪文艺复兴,古希腊的理性传统复归,人走上了历史舞台。经过十五世纪、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基督教吸收了近代人文文化。从此,理性走向社会,宗教走向内心,两大传统在教育领域融合,诞生了近代世俗文化的大学。

5
神秘的教堂

基督教的虔诚、自律、开拓精神和理性文化的创新、实用、普及能力成了近代西方的主要软实力,自此西方文化在长达三百年的时间里成了世界的主角,主导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大学在这里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西方最早的大学大都是神学院出身,牛津大学可以追朔到1096年(那是中国的北宋中期),巴黎大学可以追朔到1200年,就是眼前的多伦多大学也有近200年的历史,直到1849年才脱离圣公会教会。

目前的多伦多大学有三个校区,600多本科专业,210类研究生项目,34座图书馆,54000在校学生,13000多研究生,6000多教师,位列世界高等教育学府排名前20名。难得这里还是吸收国际学生最多的大学,加上预科每年有7000多国际学生,一度位列世界第一。

 

 

6
幽静的宿舍区

一个民族能否为人类输出新价值,新科技是民族强盛的根本表现。看看历史,上古时期的四大文明古国由于文化的保守有三个已经烟消;就是中世纪强极一时的成吉思汗,13世纪几乎统治了整个欧亚大陆,但没有文化的支撑,也不过只延续了100多年。

可距成吉思汗远征400年后的英国,一场“光荣革命”,诞生了新的价值,新的政体,新得精神追求,不到1000万人口的岛国开始走向世界。用了不到400年的时间,他们不仅开拓了一个“日不落帝国”,而且改造了世界,造就了30亿的英语人口。

我想到安大略议会的省徽,高翔告诉我,那上面写着:“我们开始是效忠的,现在是效忠的,而且永远是效忠的。”

我想,加拿大百姓要效忠的绝不仅仅是王室,更主要的是王室代表的“自由、独立、平等”的价值。

而大学就是这价值诞生、发展、弘扬的主要场所。

走进宿舍区,清幽静谧。四围黑灰古老的宿舍楼,敞开的廊道,阔大的天井,天井内数十株高大的枫树。树下很多长椅,孩子们几乎人人手捧电脑,静静的学习。这里没有年轻人特有的喧闹,一切都是古雅的。古雅的花坛,古雅的墙壁,古雅的氛围。墙角有纪念中国学生运动的祭坛,镂刻着火炬。

7
教学楼

走出宿舍区,一片翠绿的坡地,有学生躺在地上看书,旁边两尊不知何时,何用的古炮。穆斯林学生在组织“派对”:演讲树木栽培,水源过滤。有一组在自学生命救护,练习包扎、缝合,有志愿者示范。

6点来到安大略湖畔,这里是市区最繁华的地段。

在北美,我不止一次的从媒体上看到五大湖污染的报导。前几年还听说因为五大湖富磷化,水草疯长,从中国引进鲤鱼治理。没想到在中国锻炼出来的鲤鱼不仅消灭了水草,也消灭了大湖其它的鱼类,成了新的生态威胁,加拿大政府公开征求治理意见。

我也确实在大湖旅游区看到过成千上万近一米长的鲤鱼聚集,那露出水面的背鳍,乌压压,密麻麻,像蚂蚁群游弋水面,从未见过的奇观。

在中国,我见过水面的污染,最严重的是在安徽的巢湖。水面漂满垃圾,一缕一缕的油渍,湖水灰暗,一股苦涩的气息。前几年太湖也曾爆发绿藻,远在云贵高原的滇池大观楼水道也曾水葫芦密集,就是近海的青岛也曾红潮泛滥。

真来到安大略湖畔,看不到污染,湖水清澈、幽蓝,海鸥在水面翱翔,白帆点点。

沿湖,一处处的游船码头,一座座的水面餐厅,码头后是塔林一样的高楼,多伦多电视发射塔,高553米,落日辉映,泛着粉红的光,长天竞秀。

随着日落,楼群亮了,从一只只,一闪闪,很快变成一栋栋,一片片。人们开始走上街头,市政厅广场人潮如涌,灯光如幕。

该回家了,何况主人还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宴。

8
夜幕下的市政厅广场

 

 

 

copyright© 郭五一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