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
昨天回到多伦多已是半夜,难得唐人街的夜市仍在开放,居然能吃到陕南的拉条子,久违了,中国。
我一直以为祖国就是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后来走的地方多了才发现祖国的概念主要的不是地域,更不是该地域的政府。祖国是源自生命基因的文化认可,是先人赋予你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方式,是襁褓中熟悉的记忆,是心灵的安全和情感的无隔膜的归属。
简言之,文化才是人心的祖国。
这一点,犹太人、吉普赛人、库尔德人,以及种种没有或曾经一度没有独立民族国家的民族体现得更强烈,他们因文化而存在,甚至因文化而复国。
我来加拿大已有12年,主要是生活在华人圈子里,吃着同样的饮食,上着同样的网络,和自己的同胞交流就感觉不到孤独,感觉不到寂寞。一定意义上,来到加拿大和这里的台湾、香港和世界各地的侨胞交往,更使我认可了中华的文化,中华的根。
20天奔波,不断的刺激,太累了,10点多才起床,原定的去白求恩故居的旅程取消。来时买的明天的回程机票,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最重要的事情是摄影总结。
我们此行是摄影旅游,一切行程安排都是按照摄影家的要求。不仅风餐露宿,爬山涉水,而且为了赶光线,经常要起五更、睡半夜。好在都是“一族”,吃苦耐劳是题中之义,更别提以苦为乐。高翔为我们作了很好的安排,也承担了大部分的体力劳作。
20天,仅我个人就有4000多张片子的收获,按照事先的约定,我、天宁、高翔每个人从各自拍的片子中选出20到30幅自认为好的参加评比,同时还要挑出一路为许天宁夫妇和高翔拍的人像纪念照。
这就不仅要浏览全部的片子,而且还要有审美比照。20天的每一个精彩瞬间的审美回顾,每一次审美回顾的心理检阅,有场面、有小品、有记录、有灵动,有人文的观察,有山水的品味,有具象的选择,有抽象的概括,更难得很多照片背后还有故事。我深深地沉浸在这审美的享乐。
中间只有一次中断。高翔、王菲夫妇给我们准备了炖牛肉、猪耳朵,还有难得的伏特加酒和药膳。有朋相聚,对酒当歌,人生如斯,夫复何求?
整整一天,其实很多甄选工作一路都在做,总算下午五点大体落停,虽然许天宁兄仍在磨蹭,但大家决定不等了。
按照规矩把选出来的片子混在一起,由局外人——王菲任评委,老爷爷作顾问,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四名。评选期间约定大家“观棋不语”,评选结束大家任意品评。
为了有好的效果,高翔把电脑直接联在45英寸的电视机上,影像清晰。在正式评选前,先有一个预热,把高翔拍的部分片子在荧幕上一一展示。
评选开始,把选出来的45幅片子一一过目,先后反复过目三次,然后由王菲确定,高翔执行,对不满意的片子删除,直至只剩十幅,然后又为这十幅排定座次。
虽说事先有“观棋不语”的约定,不能影响评委的情绪,可弟兄们还是忍不住的“启发”、“诱导”。好在王菲执法严明,不受影响,终于在嘻嘻哈哈中评选结束,获奖者亮相。这下自然更少不了“攻击”、“调侃”。
摄影评选在我和许天宁这个影友圈子里已有十数年的历史。刚开始是在北京宣武区文化馆举办的“佳能广角摄影协会”,那里有一批影友,大家平时分散活动,各自采风。每月第一个周六晚上举行评选,由专业摄影师评点。“广角协会”也经常组织会员到全国各地采风,对凝聚影友,提高摄影水平有很大帮助。
后来学习摄影的人多了,影展自然也多了,获奖奖金也高了,摄影有了市场,摄影师有了品牌、座次。公众性的协会逐渐被盈利性的协会替代,我们不再参加影展,几个人独立的行走大地。但评选的习惯留了下来,不仅有利于摄影追求的提高,更为我们的出游增加了数不清的乐趣。
常年旅游、摄影的体验,使我更愿意成为一个行者,那怕是孤独的行走人间。因为行走不仅是理性的追求,为我带来无尽的思考,更是情感的圆满,为我带来生命美的体验。
你看这金秋来了,来得铿锵,来得骤然,生命即将蛰伏,万木已然萧疏,可那些不甘消退的青松、桦林、枫树仍把这个世界点染得凄凄楚楚。
人生又何尝不像这自然。个体终将过去,社会总会发展,可这发展,难道不正是靠那些不甘堕落的个体灵魂来推动?
我们来到北美东部,看到了这里的人文,看到了这里的自然,也因此凝聚着心灵的享受。
再见了,高翔夫妇,再见了老爷爷,换个季节也许我们还会再来,再来享受行走大地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