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4月29日星期六
经过一夜狂欢,上午11点了,窗外阳光亮的晃眼,老爷爷迷瞪着缩在门廊的躺椅里,旅店静悄悄,街面静悄悄,迈阿密还没醒,一派沉寂。
取车,此处停车一夜14美金,回想昨天在市中心,一小时12美金,Julia一个劲说“合理、合理”。
顺昨天的来路返回,直奔FTLANOIL港口。乘下午2点的船,游加勒比海。
离开迈阿密,一路郭悦谈起这里的房价。迈阿密是著名的休闲度假区,城市也比温哥华大,可房价要低。一般800平方英尺的公寓20万美金,比温哥华繁华地段便宜30%。郭悦相中的一套别墅,有独立的沙滩海岸,3000平方英尺,售价120万美金,比温哥华同样住宅至少便宜一半。都说美国房贵,可何以这里便宜?
郭悦做了些调查:一是这里非法移民多,仅墨西哥偷渡客就有近千万,黑户多,不好管理,社会秩序不稳;二是台风多,破坏大。我们听说的一对老人,经常来迈阿密度假,喜欢这里,退休后买了一套别墅打算常住。谁料去年一场台风,整座别墅无影无踪,老人一怒之下,卖了房基地,买了一辆房车溜之大吉。三是环大西洋经济圈日渐衰落,没有生气。也许还有别的原因,可就这三条也足以让这里房屋便宜。
回程速度慢了不少,车也更挤、更密。听广播是因为旁边同方向的一条路封了,可见路对美国的重要。
12点28分到海港,车存入停车楼。我们走向港口,迎面一艘巨大的游(CARIBEANPRINCESS)。
这艘游轮,目测约300米长,甲板以上船舱就有七层,简直就是一座漂浮的城市。郭悦说,他在澳洲上过美国的航母,也不过如此规模。据说世界最大的游艇“海洋魅力号”长达361米,水面高72米,排水量达22万吨,也在这一带游弋。
我们要乘的“IMPERLAL MATESTY”号船,停在巨轮内侧的港湾,看上去也不小,却只有巨轮的三分之一。
进港口麻烦事来了,因为我们是游加勒比海,还要在巴哈马群岛共和国停船上岸,就增加了一道签证手续。刘彬燕、Julia持的是加国护照可以免签,我和郭悦则要填一大堆的单子。一个老爷爷是巴国代表,有条不紊慢吞吞地办着手续,经过验证、填单、照相一系列程序,耗时一个多小时,总算通关,而我们获得签证的原因仅是因为有加国居留和美国签证,与中国倒像没什么关系。

虽说我们乘的轮船比大游轮小了许多,但上来一看还是如同迷宫。这里分上下五层,有餐厅、酒吧、歌厅、舞厅、电影厅、赌场,后甲板300多平方米,有一个小游泳池,两个三温暖泡池,游泳池边摆着12张圆桌,24张躺椅,还有一个小舞台和酒吧。服务生大多是有色人种,奇怪的的是很多菲律宾服务生。他们以为我们是韩国人,当听说我们来自中国,又以为我们是香港或台湾人,当搞清楚我们是从中国大陆来,很惊讶,显然这里大陆游客不多见。
我和郭悦住一间小仓,三人间,两张单人床,一张可折叠的吊床,有衣柜、卫生间、淋浴、电话服务设施齐全。彬燕和Julia住另一间,一张双人床,条件很不错。按行程安排,我们明天上午9点到巴哈马上岛旅游,下午4点半返船,后天上午10点回到美国的FT.LANDIL海港。
拖拖拉拉,5点半才开船,驶离港湾。左侧的吊桥拉起,为出海的航船让路,右侧一条平坦笔直的沙滩,隐隐的楼群,高低错落,槟榔、棕榈沉沉一线。
驶入深海,海水墨蓝。墨得浓郁,浓郁得推不 动化不开;蓝得剔透,剔透得瞧不实看不明。我从没见过这么美丽的海,一块无边的璞玉。
上船就开饭,真是一种享乐。其乐并不在美食品位的高低,而是一种感觉:硕大的餐厅,100多张餐桌,低沉的音乐,辉煌的灯光,服务生轻轻走动,游客正襟危坐。左手持刀,右手拿叉,随着一道道上来的菜,一种似曾相识的旧日气派油然而生。
偶然会响起祝福的歌声,那是游人在祝贺好日子。每当此时,服务生在领班率领下同声歌唱。餐厅还有一道特殊服务,装扮成海盗的模特,用眼罩扣住一只眼,身穿17世纪的海盗服,一手拿枪,一手持刀,挨桌和旅客合影。他们并不收钱,只是把照片公示出来,谁要谁付款。

夜晚的甲板,长空深沉,灯光迷暗,吧台挤满聊天调情的游客。歌手弹着吉它,唱着低沉欢快的歌,青年男女随歌起舞,享受着加勒比海的夜色。最有人气的是赌场,老爷爷、老奶奶在拉“老虎”机,“21”的桌前很多看客,“轮盘赌”旁传出声声叹息,“拉耗子”的神情执着专注。
郭悦和酒吧前台一个菲律宾小伙聊天。这条船造于1953年的,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船上员工全是来自亚洲和拉美,轮船公司在世界各地招募。菲律宾是英语国家,工资低,招的人就多。他们平时吃、住都在船上,每周出海两次,每次三天,余下一天在港口准备,根本没有休息日。这个小伙上船8年了,有个7岁的儿子,几乎没见过。这样全身心地投入,每月才1000多美金的收入。
这种情况对那些由工会组织起来的美国籍、加拿大籍的劳工不可想象。加拿大劳工最低收入每小时不得低于8.5加元,而且最低劳动时间结算不低于四小时,哪怕装一把锁也是按四小时收费,否则是违法。
西方的人权是只对西方人自己的,亚洲人、拉美人不在其列。小伙子不想干了,可似乎也没别的选择。可见,北美的富裕是建立在全世界廉价劳工的支撑之上。想想同样的劳动,不同的地位和待遇,“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显得多么苍白荒谬。
加勒比海的夜空,云层遮住了星光,漆黑凝重。
努力向前的游轮带出硬硬的海风,远天有虚光,也许是岛屿,对面有游轮驶过。
该道声晚安了,加勒比海的明天也许更美好。
